
1
胡友松
据说,胡蝶在大陆还有一个私生女胡友松。其父是谁?众说纷纭。说法最多的便是认为她是胡蝶被戴笠幽禁三年时期生下的孩子。
“戴笠霸占影星胡蝶”之说流传极广。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,也演绎了这段情节。
胡蝶和戴笠
胡蝶,一代电影皇后,端庄妍丽。
戴笠此人,是个情报界少有的天才,他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(即军统)任副局长,对蒋介石极为忠诚。
他一生神秘无踪交友广泛,人格矛盾又复杂,正因此,戴笠被称为是东方的“希姆莱”、“蒋介石的佩剑”、“中国的盖世太保”、“中国最神秘人物”。
从1942年或1943年至1946年3月戴笠乘飞机而亡,胡蝶一直被这位超级大粉丝幽禁着。
胡友松当真是胡蝶和戴笠的孩子吗?
2
是否是胡蝶和若梅的合照?次处存疑。
胡友松原名胡若梅,是胡蝶为她取的名字,希望女儿如梅花般美丽坚强。
小的时候,就胡友松的身世之谜,胡蝶曾跟她说过:“谁要问你,你就说有妈妈,不要提爸爸。”
胡友松的身世颇为坎坷,年幼的她一直没有家。从小,她就住在酒店的长包房里,胡蝶忙于拍戏,两三个月才跟她见次面。
母亲疏于陪伴,不知生父是谁,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,胡友松的童年孤寂落寞又苍白。
但据她回忆,她的童年有很多漂亮衣服和很多干妈。
“我的干妈很多,一个星期去这儿,另一个星期又给我接到那儿,再一个星期又上南京了。
她们凑在一起打牌啊,跳舞啊,我就在旁边这么一坐,看着。”
到了晚年,接受记者采访,她也在回忆自己幼时出入坐的高级小轿车,漂亮华美的服饰。
这些绚烂而又孤寂的“名媛”生活,都成了刻在她内心底似幻似真的梦,成了她往后人生的背景板。
六岁时,若梅染上了湿疹(俗名黄疱疹),医生建议她去气候干燥的地方居住。
此时,恰好军阀张宗昌暴毙,胡蝶便委托张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带去了北京。从六岁起直到去世,若梅都没有再见过妈妈。
而沈文芝作为养母,对她特凶,在胡友松的记忆里,她常常无故冲她大发脾气,拿她出气,有时甚至不给她饭吃。
沈文芝也把胡蝶留给若梅的一箱首饰一下子挥霍殆尽。
3
好不容易到了新时代,若梅进入中学读书了。她给自己更名为胡友松,勉励自己像苍松翠柏一样意志坚强。
但名媛出生海派风格的她,跟那个时代格格不入。
不幸的是,她以前的“历史”被查了出来,她的名字从第一批入团的名单中撤下。
“我不愿意跟任何一个人,哪怕是最亲密的玩伴,说我家里的任何事,我只在心里说。”
中学毕业后,她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做了一名护士,在那里遇到了她的初恋,一位五官科医生。据胡友松描述,这位医生是上海人,长地也是英俊潇洒。
但他们的感情却遭到了领导的强烈反对。
“他们说我俩都是上海人,都是资产阶级的少奶少爷,我们要是凑在一块儿,那还了得!”
这对情侣被迫分手,胡友松说:
“我发誓我永远也不结婚了。”
命运总是对她不公,未来虚无缥缈。但此时的胡友松不知道的是,她人生最大的转折点,即将在冥冥中到来。
4
李宗仁回国
1965年,在周恩来总理的斡旋下,多年旅居美国的李宗仁,终于回了国。
李宗仁也是一位传奇人物。
他不仅是位抗战名将,曾担任过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、代总统,而且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,回大陆安度晚年的最高官职的国民党要员。
从左到右:李宗仁、蒋介石、白崇禧
李宗仁和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。早年国民党内的几次反蒋内斗,每次都有李宗仁的身影。
虽然在“九一八事变”之后,两人和解过,但心里的疙瘩一直都在。
1949年11月,李宗仁经香港转赴美国,后来两人又因一件小事而公开决裂。
1954年,他的副总统职务被罢免,此后,李宗仁只能在美国当寓公。
1965年,李宗仁带着第二任夫人郭德洁回国。
他的待遇很高,除了毛泽东外,其他国家领导人都上机场迎接他。不幸,回国后第二年,夫人郭德洁就因乳腺癌而去世。
年老丧偶分外孤独,秘书程思远看在眼里,他通过好友张成仁(张成仁曾给胡蝶改过剧本)找到了复兴医院的胡友松,当时胡友松正打算调换工作,张成仁便以替她找工作为由将她带进了李公馆。
5
这张照片真是胡友松吗?此处存疑。不过真的好美
李宗仁对一直从事护士工作的胡友松十分满意,第一次见面就给了她300元的大红包。
胡友松后来写过一篇文章《我与李宗仁的婚姻》,详细叙述了她与李宗仁结识的前后经过。
胡友松在文章中回忆说,第二次见面,李宗仁就“用两个手臂抱住我,就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”。
第六次见面之后,李宗仁单刀直入:
“我们俩的事情,通过国管局已向周总理作了专门的汇报,总理说只要你同意,就让我们名正言顺正式办理结婚手续。
小胡姑娘,我看,这件事情我们就这样确定下来吧?”
这婚结还是不结?
后来,她也就这事说过这样的话:
“没想爱情不爱情,那么大岁数谈什么爱情啊,我就是觉得我去了,我就是主人了。
你看王昭君、文成公主、杨贵妃,人家怎么样,我不就是现代版的一个例子吗?我没考虑以后。”
她是把自己当作组织送给李宗仁的礼物,即便是“政治牺牲品”她也甘愿。
不过,这一桩婚事,确实是改善了胡友松的机遇,改变了她的人生。
李宗仁和胡友松
1966年7月26日,27岁的胡友松和76岁的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举行了婚礼,是为李宗仁的第三任太太,而此时离郭德洁去世也才4个月。
一枝梨花压海棠,此中辛苦只有胡友松自己知道。
好在李宗仁温和体贴,李公馆也让胡友松躲过了外界的风风雨雨。可惜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,1969年,李宗仁就去世了。
不久之后,胡友松即被赶出了李公馆,下放到了武汉干校劳动。胡友松给自己改名为王曦,是希望自己的生命还有点希望有点盼头吧。
1985年,她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退休后学习中国画;
胡友松作画
1995年,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,法号妙惠居士;
1996年,担任山东省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名誉馆长,将尘封三十余年的李宗仁珍爱遗物,全部捐献给史料馆。
2008年,胡友松去世,没有子嗣。有人让她总结自己的一生,她只说了四个字:一声叹息。
胡友松的一生犹如水上之浮萍,人生的每一步,她都听之于人。有什么办法呢?她无权又无力,在云谲波诡中走来,能活下来已是万幸。
6
她的去世带走了至今无法知道答案的秘密:胡友松的父亲是戴笠吗?
有人曾对比过胡友松和戴笠的照片,尤其是胡友松晚年时期的照片,认为颇为相像。
左:胡友松;右:戴笠
确实有点像,你们觉得呢?
可是,按照胡友松的年龄来推算,又出现了偏差。
胡友松于1939年出生在上海,而胡蝶夫妇在1942年才与戴笠相识。
“从小就随母亲生活在南京或上海”也有疑问,要知道,1937年,胡蝶夫妇就举家逃难到了香港,1942年才到了重庆。她如果是胡蝶的亲生女儿,应该出生在香港,而不是上海。
还有“若梅小时候对于母亲的印象,她说总是片场的记忆”也有问题,若梅可以记事,应该也是1942年或1943年之后了,可是这时候,胡蝶已经被戴笠霸占了,直到1946年戴笠去世。
之后胡蝶一直没拍戏,直到1959年加盟邵氏集团。胡友松哪来的片场记忆呢?
胡友松到底是不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?甚至,她是不是胡蝶的孩子?
此间疑问重重,史料已无法查实。真真假假,虚虚实实,谁都看不清说不透了。
作者简介:
水清
浙江绍兴人,中学语文教师
有温度有深度地八卦民国往事
公众号:水清的八卦民国(ID:shuiqing2018)
来源 | 水清的八卦民国
撰文 | 水清






已展示全部
更多功能等你开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