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{{item2}}
- {{eventsData.expenses}}
- {{eventsData.limit_numbers}}
- {{eventsData.opening_ceremony_time}}
- {{eventsData.start_time}} ~ {{eventsData.end_time}}
- {{eventsData.city}}
- {{eventsData.address}}{{eventsData.address_remark}}
亚洲艺术中心40周年之际,将于2022年8月13日至10月9日举办“性灵所在墨韵无疆:高行健个展”,展出艺术家1994年至2018年间精选作品,在纷扰复杂的时代背景下,引领观者回望艺术家行者千里的写意造境。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于二十世纪末曾揭橥“没有主义”哲思,倡导一种“超越性”的审美经验与感知形式,挣脱功利性、个人性,于中西现代主义以降各类文艺思潮中,诉诸一种非虚非无、自由无垠的直觉性表达,实践于其艺术创作包括文学、电影、绘画、剧作、摄影……等形式。绘画作为高行健关注的重要艺术形式,其表述于笔墨之间蕴含东方儒雅气韵,彰显西方对存在主体的关怀。端详画面表现,墨色冉绽凝动之缘透着熠熠光亮,乃其揭示人性自然流露性灵之光,同时突破绘画传统对于画面光源的认知,拓展艺术创作的界域。
高行健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,1987年起定居法国。高行健为1980年代后崛起的作家,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担任翻译工作,八十年代初提出的文学理论备受瞩目。凭借长篇小说《灵山》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。高氏于千禧年之际摘得桂冠,潜心遁入戏剧、电影、摄影等创作道路。对高行健而言,文化地理与艺术形式的逃脱与游移,是思想心灵上对自由召唤的响应,同时这种维持距离的状态,亦带给创作者在喧闹的当代社会里洞悉真实。
高行健创作活跃,除众所周知在文学上的成就,绘画创作的轨迹亦长期受中外瞩目。此次展出,艺术家独具个性的绘画语汇作品:冷冽清俊的构图,墨色层迭推衍的肌理,苍茫肃寂的空间感,自然散发出诗意,此种节制映照的是艺术家内在的精神活动,在个人意志的疆域上拓寻、叩问、诘辩,既辗转且幽邃的揣度淘炼后,安放的自我。九十年代中期作品《内观》、《幻境》墨色纷呈,光影迭出,气韵浑然之笔势造就恢弘视象。
2000年左右作品《月蚀》、《境界》、《梦中家园》在形象与抽象之间辩证,恍惚之间漫游虚与实、黑与白的边界。至近年作品《云中君》、《心像》、《幻影》画面营造空灵浩渺,图像与心象互为表里,叙事视角忽为远近,空寂之感流泻画面之外,时空的无垠不证自明。艺术家的创作思考亦可见其他艺术形式互涉的痕迹,如摄影技法的借用,在画面中创造出飘忽游移的景深显影,同步指涉透视心像的方法路径。音乐律动的情绪导入平面世界灵动轻盈之气韵,剧场上角色的配置思考转换二维空间的渲染力,饱满的学养背景充盈了对艺术家作品理解的审美趣味。
高行健,1940年生于江西,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,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法语系,1987年至法国定居。高行健不仅是小说家、诗人、剧作家、戏剧与电影导演,也是著名的画家。高行健在现代主义美学和当代人类的实存状况中思考,他的绘画结合中国水墨意境与西方抽象,在似与不似之间。
*以上内容由所属艺客发布或授权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本网站不承担相应版权归属责任,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申诉或删除
{{item.img_title}}
-
{{item.publisher_name}} 发布了 {{item.images.length}}张图{{item.update_time}}
已展示全部
更多功能等你开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