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{{item2}}
- {{eventsData.expenses}}
- {{eventsData.limit_numbers}}
- {{eventsData.opening_ceremony_time}}
- {{eventsData.start_time}} ~ {{eventsData.end_time}}
- {{eventsData.city}}
- {{eventsData.address}}{{eventsData.address_remark}}
在西方艺术史上,罗马晚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,不但在艺术题材上出现了显著的变化,而且马赛克镶嵌画成为基督教图像表现的一个重要媒介。从绘画风格来看,这些镶嵌画与古典时代与现代的审美趣味大相径庭,尤其是画面上出现了金色的背景。有趣的是,20世纪西方三位最重要的美术史家李格尔、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,都对这同一现象进行了理论阐释。
《博士来拜》,大拱门镶嵌画,约432-440年,大圣马利亚教堂,罗马 在李格尔的“触觉—视觉”、“近距离观看—远距离观看”的美术史发展图式中,镶嵌画本身就是一种“远距离观看”的视觉媒介,而金色背景在古代晚期的出现,标志着知觉方式从古代向现代的视觉转向。李格尔认为空间的解放是人类艺术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,而金色底子其实就是一种观念上的空间,是现代艺术追求自由空间的出发点。潘诺夫斯基对李格尔理论加以批判与改造,转向了观念史的阐释。他认为古代晚期的艺术家背离了古典的“系统空间”,创造出了一种“聚合空间”,而金色背景正是基督教艺术创造的一种非物质性的、不可测量的、无维度的空间再现,它为后来文艺复兴的透视空间开辟了道路。贡布里希审视了李格尔的知觉理论,认为形式分析不足以解释金色背景这一现象的出现,同时也不太赞成潘诺夫斯基的“聚合空间”的解释,认为必须将这一现象与绘画的神学功能联系起来,置于历史情境来理解。他指出,金色背景既不是一个母题,也不是对空间的再现,它只是一种再现媒介,艺术家想用它表现光。 《天使报喜》,大拱门镶嵌画,约432-440年,大圣马利亚教堂,罗马 本讲座试图通过对这段学术史片断的追溯,分析三位美术史家的理论起点与得失,探讨美术史理论对图像媒介进行理解、阐释与重构的种种可能性。 罗马大圣马利亚教堂、大拱门镶嵌画,公元432-440年 关于讲者 陈平丨1954年出生,江苏南京人。现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;受聘为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。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副总编辑、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(2005-2014)。著有《李格尔与艺术科学》、《外国建筑史》和《西方美术史学史》;译有李格尔的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》、德沃夏克的《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》、维特鲁威的《建筑十书》等十余部;主编有“美术史里程碑丛书”。
*以上内容由所属艺客发布或授权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本网站不承担相应版权归属责任,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申诉或删除
{{item.img_title}}
-
{{item.publisher_name}} 发布了 {{item.images.length}}张图{{item.update_time}}
已展示全部
更多功能等你开启...